年底了,案子一下多起来。新收案的、执行中的、积压的旧案……这一桩桩待执的案件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,咿咿呀呀不停休地在我耳边哭闹。结案的压力配上这寒冷的天气,难免不叫人急火攻心,心生烦躁。
抬眼看了一下时间,指针已经指向了11点,离下班还剩下不到一个小时,刚坐下准备喝口水,又一位申请人站到了桌边:“余法官,我找到对方了,他现在就在家,你快去帮我要要钱吧!”
窗外的寒风嗖嗖,吹得人喘不过气来,实在不想出去,却又不能直接拒绝他。“那我这会去,你回去吧。”我连忙在脑中搜索这个案件,在一摞案卷中,我抽出了它,这是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,2004年至2005年间,曹某在被告正阳县袁寨乡农民闵某承包的建筑工地里干活,工程结束后,闵某给曹某等三名农民工8000元,还欠20200元,为索要欠薪,曹某等三名农民工多次找闵某要钱,闵某都没有给。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,曹某于2011年10月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被告给付工资。判决生效后,被告仍未履行判决所确定的欠款义务,此案进入到执行程序。可闵某家庭有经济尝还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裁判,逃避执行。其行为构成拘执罪被检察院批捕。刑满释放后,又常年在外承包建筑工地,为躲避法院执行,竟连续两年未回家过春节。该案一直未能执结。今年1月,当得知被执行人闵某回来了,曹某就来到法院要求执行。于是我就拎着案卷带上执法记录仪,我迅速地走了出去。
要去的地方是闵某的自然村,一来一回至少得花去两个小时。由于乡村道路损毁严重,坑洼不平,警车一路在村道上奔驰着,颠簸的让人呕吐不止。远处村庄的房屋渐渐映入眼帘,我默默地在心里念叨:“要一切顺利才好啊!这寒冷的冬天里,中午的饭都没来得及吃上一口,给点力啊!”
“余法官,您又来啦。”闵某的脸阴了下来。此时,我没有提欠工资的事,开始于闵某拉起了家常,从闵某的生产生活、小孩上学谈到打工的辛苦,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,闵某的脸由阴转晴。我因势利导晓之情,动之以理做被申请执行人做思想工作,让被执行人闵某换位思考,闵某被我的耐心和细心感动。立即说:还没吃饭吧,要不嫌没什么菜,坐下来吃点吧。”
“饭我就不吃了。你欠的工资款还没给对方,他又找到我这来了。你欠几年了,该兑现了,不然说不过去啊,你说是吧?”
“啊,还是这事啊,好的。您先喝杯茶吧,这是我从福建带回的铁观音,鲜着呢!”他递给我一杯飘着嫩芽的玻璃杯,在玻璃杯里闷出了水汽,却仍挡不住淡淡的茶香。抿一口,香气在齿间流转,望着杯中嫩绿的芽儿,烦闷的心情顿时好了一大半。
“余法官,今年在外包工程赔了,孩子又上学,先给你1万,明年打工我争取多挣点钱,省吃俭用节省点钱,到时候再给您送去。我这乡间路远的,天又这么冷,就不麻烦您再跑二趟了。”于是闵某与曹某打成协议:闵某一次性给付申请人执行人曹某工资款10000元,下欠10200元曹某自愿放弃200元, 闵某于2016年12月前付清。这起长达四年之久的欠薪案件圆满地划上了句号。
被执行人如此配合的态度,打消了我心中最后一丝的担忧,连同数日来受到当事人不理解的气也一并消散了。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?是相互理解。
作为一名执行法官,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,这其中不乏愤怒、争吵、甚至泼皮耍赖,他们混乱的逻辑、暴躁的脾气经常能让我们气火攻心、忍不住想爆粗口。还有这样的一些人,在案件刚刚立案不到一个星期,就到执行法官办公室吵着要钱,就像法官欠他钱一样。执行不到钱,他们就去上访,闹得法院不得安宁。执行期限还未到,当事人就信访,而接到上访信的部门也没有好的处理办法,只是将信再转给法院,转给办案人员,执行法官就得写答复信,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办案人员的工作量,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打击办案人员的积极性。另外还有的申请人不冷静,他们总认为再难办的事,只要诉诸于法院,任何纠纷都能得到解决,且应该得到解决,否则就是法院对他们不公。他们把诉讼中的风险全部“扔”给法院,把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执行当中。案件一旦得不到及时的执行或执行不到位,申请人就会把矛头指向执行法官,认为法院不尽力,认为法官收了别人的好处。殊不知被执行人要么失去踪影,要么就是资不抵债。在许多交通事故案件,大多数被执行人家庭经济困难,车又是借款买的,债还未还完,又再背上了巨额债务。每次去执行,看着家徒四壁的被执行人,想着申请人那边又急需医疗费,不禁左右为难。但申请执行人的不理解,法官再三的解释,也只是徒劳。执行难,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执行法官面前的事,犹如紧箍咒一般的存在。其实,所谓的难,难的就是人心吧!当事人之间相互的不理解,申请人认为执行法官的不给力,不明就里的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不理解……。
其实,理解是一种换位思考,更是对人生的一种领悟。要是当事人能够理解我们忙碌之后满是疲惫的话语,我们也能去理解它们等待之中漫长的焦急,理解多了,抱怨少了,自然也就案结事了了。相互理解、互相体谅,在如此浮躁的世界里,它们就像一缕清风,终会吹散压抑在我们心头的大石。
我们都在同一个“穹顶之下”同呼吸共命运,如果大家都能插上理性的翅膀,带着相互理解和体谅,我想我们执行的路就能越走越顺畅。愿百姓多一点诚信与理解,法律进一步的健全与完善,相信执行法官的工作会在苦中永远饱含着快乐。